探秘文学殿堂,解锁语言的无限魅力
文学
代码:05

文学(代码:05)主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外国语言文学类,作为文学大类的核心,让我们领略到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们的智慧与才华,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它涵盖了从古代诗词到现代小说,从语言学研究到跨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字世界,今天就来着重介绍这两大类专业。

过来人有话说
1
杭州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017级 傅白雪
我2017年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该专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化水平较高,汉语和英语双语能力并重,应用性、实践性突出的专业培养特色。该专业的课程一般可以分为文学类、语言学类、外语类和教学类,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英语精读、英语口语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西方文化礼仪、跨文化交际、比较文学等,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其他的一般通识课和跨专业选课。
在学习过程中,我自身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了包容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够站在他国文化、他人立场去理解和思考人的行为动机,这对我目前从事的教师工作和以后的生活都有所帮助。
关于就业,该专业最对口的工作是去各国的孔子学院做汉语志愿者,一般需要考取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并通过国家汉办的面试。其次是大部分同学会选择继续考研或出国留学深造,这也是当下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变高所致。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考国内的事业编和公务员,一般以中小学语文教师编为主。其他还可以做企业文秘、培训机构教师、新媒体工作、自由撰稿人等等汉语言专业可以做的职业,以及英语翻译、英语教师等英语专业可以做的职业。其实只要你自身能力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的。
2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日语专业

2023级 蔡馨瑶
日语专业配备了普通班和卓越班,卓越班须通过选拔面试进入。其实无论进入哪个班级,拥有丰富学识、优秀专业能力的老师们都会认真负责地授课。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我们还有许多优质的外教,随时可与异国文化零距离接触、交流。
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充实且有趣的,特色课程活动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大一,我们可以体验穿和服、制作铜锣烧及章鱼小丸子,每种课程都由来自日本的外教指导。在我看来,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仅靠掌握技巧就能获得的,与外教自然交流及互动体验,对学习语言者来说非常有必要。大二至大三,可以体验全新的实践课程,通过接触日本的特色文化增长学识见闻,在品茶闻香中静心宁神,于插花雅坐中修身养性。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一技之长的养成,也是我们与日本文化的“一期一会”。大四时,我院优秀毕业生会回校宣讲,提供就业实践机会;学校也会开设国际交流、赴日实践项目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实践平台。除此之外,在大一至大四期间,我院会定期举行专家宣讲活动、研讨会或是日语知识竞赛等,让我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交流互鉴、进步成长。

专业拓展

语言文学类,顾名思义就是与语言文字打交道。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体验。如果选择就业,那么所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工作都算是“对口”。我们究竟该怎么认识这些有着“万金油”称号的专业?又该怎么学好语言、了解背后的文化呢?
Q
语言学专业学习的难点在哪里?
岳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
语言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差异巨大,学习的主要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大多语言学专业学生偏文科,对数学和统计学的掌握并不是特别好;第二是传统研究中的一些”绝学”,如音韵学等,对这些领域需要下苦功学习。第三是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些形式化领域如句法学、音系学,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帮助理解和掌握。
Q
商务英语、英语、翻译,这几个专业的区别是什么?在课程设置上有什么不同?
虞嘉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这几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商务英语侧重外贸和跨境电商,英语侧重语言文学和教学,翻译则侧重于语言服务,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亦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一个专业,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设置上,商务英语更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跨文化商务交际等特殊的课程。英语专业包含了英汉/汉英笔译、口译,语言学导论等有趣的课程。翻译专业设有联络口译、交替传译、应用翻译、专题口译等课程。
Q
我只是个中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做些什么来为之后做翻译打下基础?
Zongwengao(德语翻译,德国美因茨大学FTSK翻译学院毕业生):
在不耽误高考的前提下,建议看看英文原版小说,增强自己的外语理解能力,因为一些日后碰到的翻译难题往往都跟文化语境有关。我们可以出色地掌握一门外语,但不见得熟悉每个单词的本性,毕竟这些单词得以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对我们来说很陌生。另外,要扩大自己的母语阅读范围。翻译会碰到各种题材和类型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在母语方面也有相应的储备,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再追求语言的质量。因此,我们也要在母语上下功夫,任重而道远。至于对翻译理论的学习或者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可以等上了大学再开始。
Q
为了将来更好地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学生可以做哪些准备?
祝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公派教师,泰国亚洲理工学院汉语老师)
首先,要学好语文课,做好知识储备。会说汉语不代表就能教汉语,比如学生会问老师,“刚刚”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呢?答好这个问题显然需要扎实的汉语知识。其次,要多多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展示自我的能力。这是成为一名有个人魅力的老师的重要条件,像演讲、辩论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最后,要培养一点儿中华传统才艺。琴棋书画玩一玩,娱己娱人。这些才艺以后不仅可以用来在国外聊以自娱,而且在办中国文化活动时也能展示。

来 源:《中学生天地》(高中版)2024年78合刊、《中学生天地》(高中版)2024年4月、《人生规划局》
设计排版:陈艳艳
责任编辑:沈怡清
监 制:徐寅超

往期 · 推荐
物理引擎,驱动工学未来的动力
创意大爆炸,设计点亮生活之美
与生命对话,除人类之病痛
文章评论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投稿邮箱:youerjiaoyu@yejy.net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浙ICP备1106540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