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对“be”上瘾?

作者:郑璐瑶 编辑:沈怡清 发布时间:2024-06-28 15:39:3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什么“be”令人上瘾?

每次看完悲剧都痛哭流涕

发誓再也不看此类剧集

可下次还是会不自觉地点开

再次哭得昏天黑地……




为什么“be”令人上瘾?


李世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人类对于悲剧的喜爱,其实从古希腊和我国西周时代就已经开始。从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到中国的《诗经·邶风·谷风》,都是非常典型的悲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35年撰写的《诗学》中提出,悲剧在古希腊的盛行正是因为悲剧具有“情绪净化”作用。通过与角色的苦难共鸣,读者从一种安全的旁观者角度经历了恐惧、悲伤、同情等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随着情节展开逐渐被释放出来,然后被净化或清洗。通过这个过程,读者的情感得到更新解脱

越是和角色的思想或情感共鸣强烈的人(也就是共情能力强的人),越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也越容易被情节感染和吸引,于是欲罢不能。

此外,很多悲剧故事往往会涉及诸如生死、命运、生活意义等比较深刻的存在主义主题,主人公探索这些主题的过程往往复杂曲折,也会面临很多思想抗争和痛苦的现实抉择。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些深刻的主题也是一种智力上的刺激和挑战,读者们也不得不去思考当自己面临同样的难题时,必须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种“经历”可以帮助人们探索和理解自己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看法,探索我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也会使文学影视作品更加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

心理学同样认为,悲剧对于我们的心智成熟和心理成长具有很多益处。除了培养我们的共情和情绪调节能力,从安全的旁观者视角经历这些悲剧故事,也能够帮助我们为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做好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抗压能力。它可能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平和、普通、快乐的生活。




本文已刊登于《中学生天地》(初中版)2024年6月刊

设计排版:郑璐瑶

责任编辑:沈怡清

审       核:徐寅超






文章评论

提交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